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和禁忌(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

2023-04-02 22:37:17 健康资讯 段婆

白扁豆,来源为豆科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是药食两用的养生佳品之一。白扁豆还是解毒的良药。白扁豆在煮食时应充分加热,以破坏其中有害成分,防止食用后出现中毒症状。主产于江苏、河南、安徽、浙江等地。白扁豆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取,晒干,生用。生品味甘,性微温。白扁豆具有抗血栓,增强免疫功能的功效。同时还具有抗菌,解毒的效用。下面就随作者一起来看看白扁豆到底有哪些功效与作用及相关禁忌吧!

1,补脾和中。白扁豆为治脾虚良药。用于少气懒言、疲乏、四肢尤力、食少、便溏或泄泻等症状。

2,祛暑化湿。白扁豆对外感寒邪、内伤暑湿、表现为发热、汗出热不解、鼻塞流浊涕、头昏重胀、疲倦、心烦口谒、小便不畅等均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

1,煮粥:白扁豆60克,粳米50克,兑水煮粥。能够健脾胃,清暑止泻的作用。

2,代茶饮:将香薷,厚朴剪碎,白扁豆炒黄捣碎,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后温浸1个小时。

白扁豆的配方妙用方法

小儿消化不良,形体消瘦,挑食厌食:白扁豆9克,高丽参1.5克,车前子9克,炒山楂12克。用水煎服,每日一剂。

中暑:汗出,口渴,疲乏,甚至发热,突然昏倒。白扁豆30至60克,煎汤。待冷后分2次口服。

妇女赤白带:扁豆花焙干研末,空腹以米汤送服。每次服用3克,每日2到3次。

白扁豆的禁忌

1,白扁豆不宜生吃;

2,白扁豆不能一下吃过多;

豆中祛湿之王——白扁豆

到了夏季暑湿天气,特别在广东这一个湿热兼夹的地方,“祛湿”是一个常被提起的关键词,中医药博大精深,医食同源更是甚为推广。今天,我们来介绍一下一个常见的祛湿上品——白扁豆。

白扁豆能化湿降浊、调和脾胃,具有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之特点,历代中医均把白扁豆列为补气佳品。炒过的白扁豆,效用更佳。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白扁豆的功效。

01

除湿气

很多人都知道,湿气重的人可以常吃些薏米,薏米有排湿的作用,但薏米性寒,不适合脾胃虚寒人群和月经女性食用。

白扁豆就不一样了,有暖脾胃、清湿气作用,祛湿的同时不伤脾胃,对女性来说还可以治白带异常。

02

利水消肿

水肿的朋友们可以将白扁豆炒黄磨成粉末,将灯心草用水煎煮,然后再加入白扁豆粉,能够有效的缓解水肿的症状。

此外,夏天里很多人都会出现中暑的情况,而白扁豆还可用于暑热吐泻的治疗。

03

健脾止泻

白扁豆有健脾的功效,能够补气,适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长期大便不成型的患者。

另外,白扁豆对于由于食物中毒而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有很好的治愈作用。

04

提高免疫力

白扁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的作用。在临床医学中,白扁豆也被广泛应用于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抑制肿瘤的生长。

05

提高造血能力

多种微量元素可刺激骨髓造血组织,减少粒细胞的破坏,提高造血功能,对白细胞减少症有效。

白扁豆效用这么多,平日应该怎么吃呢?对于广东人,最不陌生的,应该是煲汤了,不提倡老火汤,但结合白扁豆,可以介绍下面一款汤品:

白扁豆瘦肉汤

白扁豆50克,瘦肉100克,盐适量。瘦肉洗净,焯水后切细末,与白扁豆一同放入锅内炖1小时,加盐即可。

具有健脾和胃,祛湿功效。适用于小儿脾虚或暑湿泄泻。注意熬汤的时间不能过长哦,尿酸高的群众还是建议少喝的。

#快问中医超能团# #中医药# @快问中医

白扁豆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白扁豆,一种农作物,可晒干,炒后可食用。白扁豆味甘,性微温,有健脾化湿,利尿消肿,清肝明目等功效。白扁豆,别名藊豆、白藊豆、南扁豆;拉丁文名Dolicho,lablabL.一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种子,一年生缠绕草本。扁豆原产印度、印度尼西亚等热带地区,约在汉晋间引入我国。秋、冬二季采收成熟果实,晒干,取出种子,再晒干。种子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表面淡苋白色或淡黄色,平滑,略有光泽,一侧边缘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种阜。气微,味淡,嚼之有豆腥味。

门 被子植物门;纲 双子叶植物纲

白扁豆 ,一种农作物,一年生缠绕草质藤本。茎光滑。羽状三出复叶,小叶3,顶生小叶宽三角状,侧生小叶斜卵形,托叶小,披针形。总状花序腋生,直立,花序轴粗壮;花2至多朵;小苞片2,脱落;萼阔钟状,萼齿5,不等;花冠蝶形,白色或紫红色,长约2厘米,旗瓣基部具耳。

荚果倒卵状长椭圆形,微弯,扁平,长5-7厘米;种子2-5,白色或紫黑色,长约8毫米。花期7-8月,果期9-10月。成熟后呈扁椭圆形或扁卵圆形,长约0.8-1.2cm,宽0.6-0.9cm,厚0.4-0.7cm。表面黄白色,平滑而光泽,一侧边缘有半月形白色突起的种阜,约占周径的1/3-1/2,剥去后可见凹陷的种脐,紧接种阜一端有1珠孔,另端有短的种脊。质坚硬。种皮薄脆,内有子叶2枚,肥厚,黄白色,角质。嚼之有豆腥气。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白扁豆喜温暖湿润气候,怕寒霜,受霜害后,轻者影响生长,重者死亡。苗期需潮湿,应注意浇水。花期要求干旱,空气和土壤湿度大,容易落花。喜欢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种植。

膳用价值

白扁豆,营养价值较高,矿物质和维生素含量比大部分根茎菜和瓜菜都高,味亦鲜嫩可口。据中国科学院卫生研究所编的《食物成分表》:每百克白扁豆含蛋白质2.8克,脂肪0.2克,糖5.4克,热量35千卡,粗纤维1.4克,钙116毫克,铁1.5毫克,胡萝卜素0.32毫克,硫胺酸0.05毫克,核黄酸0.07毫克,尼克酸0.7毫克,抗坏血酸13毫克。白扁豆作为滋补佳品,夏暑又是一种清凉饮料。

药用价值

关于白扁豆的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南朝齐梁间陶弘景著的《名医别录》。明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说:"取硬壳白扁豆,连皮炒熟,入药","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人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其软壳及黑鹊色者,其性微凉,但可供食,亦调脾胃。"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的《中国药典》也说:白扁豆"健脾胃,清暑湿。用于脾胃虚弱、暑湿泄泻、白带"。总之,白扁豆一身是宝,它的果实(白扁豆)、果皮(扁豆衣)、花、叶均可入药。其性味甘微温,入脾胃二经,有补脾胃,和中化湿,消暑解毒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泄泻、呕吐、暑湿内蕴、脘腹胀痛、赤白带下等病,又能解酒毒。

药理作用

1.抗菌、抗病毒作用 100%白扁豆煎剂用平板纸片法,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对食物中毒引起的呕吐、急性胃肠炎等有解毒作用。白扁豆水提物对小鼠Columbia SK病毒有抑制作用。

2.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20%白扁豆冷盐浸液0.3ml,对活性E-玫瑰花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即增强T淋巴细胞的活性,提高细胞的免疫功能。

3.毒性 白扁豆中含对人的红细胞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phytoagglutinin)。不溶于水的凝集素,有抗胰蛋白酶活性,可抑制实验动物生长,故属毒性成分。另含一种酶,有非竞争性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加热亦降低其活性,于10mg/kg浓度时,由于抑制了凝血酶(thrombin),可使枸橼酸血浆的凝固时间由20s延长至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