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菜长什么样图片(刺儿菜图片)

2023-04-09 18:25:01 健康资讯 段婆

刺菜是一种很普通的草本植物,一般有5到6个叶片,匍匐在地面上,叶片像竹叶一样狭长,整个植株都长满了小刺,每个叶片周围都呈现出锯齿形。

刺菜(也叫:刺儿菜),或者叫小蓟,是春天的野菜之一,它比荠菜出来的晚,刺菜的叶子边缘有刺,所以在野地里找寻它的时候特别好认。可以水煎后内服或者捣烂敷在伤处。它也可以和一般的野菜一样食用,焯水后凉拌、吃馅、做汤等都很适宜。

刺菜生命力特别顽强,对生长的地方也没有任何的挑剔,小时每到六月,外面太阳火辣辣,走在乡村小道子上,脚下随便都能踩到这个植物,那时候小孩子们也不认识,只知道是野菜;随处可见没撒作用;也不管,就这样用脚践踏过去,被践踏的刺草当时叶片会有些损伤,之后你在去看,它又继续在生长。

食用刺菜

幼嫩时期羊、猪喜食,牛、马较少采食。植株秋后仍保持绿色,仍可用以喂猪,刺儿菜的时有硬刺,茎秆木质化后粗硬,利用期为5—7月。早期供放牧,或带根采回,去掉泥土,径切碎生饲喂猪或做青贮料,开花前后植株,割取晒于后,可供冬春制粉喂猪。另外本种为秋季蜜源植物。带花全草或根茎均为药材。刺儿菜的嫩苗又是野菜,炒食、做汤均可。

蓟菜是什么有图片吗?

蓟菜又名刺儿菜、刺菜、小蓟草,是野生菜,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我国各地均有。

蓟菜分为大蓟、小蓟。大蓟,叶羽状深裂,边有刺,根肥大,花紫红,色同小蓟,两者为同科不同属植物,性能相近,都作药用。味甘、性凉、无毒。大蓟草含挥发油、生物碱、树脂、菊糖、氰甙类;小蓟全草含生物碱、皂甙等。蓟菜具有抗菌作用。

这是什么植物啊,叫什么?

我觉得不太像刺儿菜,图片里的花应该是黄色的,而刺儿菜的花一般是紫色或白色的。

刺儿菜作为一种“菜”,必然逃不脱被食用的命运,但是“刺儿”在前,到底能不能食用,如何食用?又成了问题。而这些疑云在揭示了它的本质后便可得到答案。

刺儿菜,是它的学名,然而它的别称“小蓟草”似乎听起来更正规些,另外它还在不同地区被叫做“枪刀菜”、“刺狗牙”或是“小恶鸡婆”。作为菊目菊科蓟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它在营养学上可是备受推崇的优质野菜。这种野菜不仅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其药用价值也不能忽略。

不过由于它对环境适应能力非常强,又是一种野生草,很容易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是环保人员很头疼的物种。那么,刺儿菜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来头?又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它和人类所共处的这段时光里,又有哪些故事发生呢?

刺儿菜的来源及发展

刺儿菜真正的衍化年代已经是地质历史时期中的千百万年前的事情了,第一棵刺儿菜或许已经成为了化石,又或许连成为化石的机会都没有,就湮灭在了沧海桑田中。而最早有记录的刺儿菜则在三千年前就已经有了姓名。这是司马迁的鸿篇巨制《史记》中为后世之人留下的可以考证的蛛丝马迹。

然而在记录了那么多信息的通史古籍中,无论是篇幅还是重要程度,司马迁都不能也不会一株野草而立别传,因此这个“蛛丝马迹”虽然成为刺儿菜起源的有迹可循,却仍有不少争议的声音。

《史记》中记述公元前一千零六十六年,武王伐纣以后,封召公于“燕”,便是现在的北京一带。而又赐名燕国的京城为“蓟”,单讲这个“蓟”字。

根据我国造字的习惯,上面的草字头意味着它和植物有着极大的关系,也就是说“蓟”在此时已经是蓟草了。蓟草为刺儿菜的别称,我们自然可以得出此时刺儿菜也已经出现在了古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然而反对的声音同样有着自己的理由:从古至今,连十年前的词义与当下都尚且有着许多出入,在三千年前的“蓟”是否指代的就是的别称小蓟草的刺儿菜,或者当时的刺儿菜是否就是现在的刺儿菜都未可知。

但是到了大约成书于汉朝末年的《名医别录》里,以“小蓟”为名的刺儿菜算是得到了确实的认证,此时的它不仅在古籍里有了姓名,甚至连药用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一并也被记载了下来,从此,这个一直是穷苦人们用来果腹度日而食用的野菜,凭借着被发掘出来的药性药效,依托于历朝历代的医书典籍得到了相对连贯的历史文献记载。

在这期间,刺儿菜的名称一直都有变化,不过经过学者们对传统医学历史的研究,已经将它的发展变化梳理除了一条清晰的脉络。在《本草经集注》中,刺儿菜被称为“猫蓟”;而到了《本草图经》中,它则名为“青刺蓟”、“千针草”,并有“生捣根纬汁服,以庄吐血,鲤血,下血。”的用法。

《本草汇言》中也肯定了它是“凉血止血,保新血,去陈血之药也。”;《救荒本草》中称刺儿菜为刺蓟菜;而到了《纲目拾遗》里,刺儿菜被记载入册的名称第一次和它的中文学名发生了重叠;之后的一些地方中草药志则是在刺儿菜的名目下记载了些由于地方文化差异而产生的俗名,但此时刺儿菜所指代的具体植株已经十分确定了。

蓟菜的图片

青青菜,别名小蓟,刺儿菜、野红花、千针草等拉丁文名Cirsium setosum,多年生草本,高15~50cm,具匍匐根茎。生长于海拔140米至265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荒地、草地、山坡林中、路旁、灌丛中、田间、林缘及溪旁。有人工栽培作药用。分布于中国大部分地区,中欧、东欧、俄罗斯东部、日本、朝鲜等。

大蓟和小蓟的区别,最好有图片的说

1、性质不同:大蓟为菊科植物蓟的干燥地上部分。小蓟为菊科蓟属植物刺儿菜的干燥地上部分。

2、分布区域不同:大蓟分布在我国南北地区。小蓟分布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在东亚和欧洲等地区亦有广泛分布。

3、作用不同:小蓟力微,长于止血、利水退肿,清心除烦,主治尿血,血淋,优于退黄,消水等。大蓟具有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 大蓟一般在春天和夏天的时候,大蓟还没有开花的时候采挖,洗净晒干后备用。可用于凉血,止血,并能消痈。

2、脾胃虚弱的人不适宜服用大蓟草。

3、极少部分人在服用大蓟草后会出现胃胀腹满的情况,如果将服用药物的时间改在饭后又或者加入生姜、半夏后症状依旧不减,建议停止使用。

4、不可空腹饮用,避免出现呕吐或者晕倒的情况。

5、服用大蓟草后一小时内不要喝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