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有哪些

2023-04-09 15:51:50 美食资讯 段婆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人格偏离社会化,内心体验外在行为违背社会常情和社会规范,不能正常地进行社会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社会危害性的人格障碍。

表现特征

反社会人格的十六条明显特征:

(1)外表迷人,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智力水平。初次相识给人很好的印象,能帮助别人消除忧烦、解决困难;

(2)没有通常被认为是精神病症状的非理性和其他表现,没有幻觉、妄想和其他思维障碍;

(3)没有神经症性焦虑,对一般人心神不宁的情绪感觉不敏感;

(4)她们是不可靠的人,对朋友无信义,对丈夫不忠实;

(5)对事情不论大小,都无责任感;

(6)无后悔之心,也无羞耻之感;

(7)有反社会行为但缺乏契合的动机;叙述事实真相时态度随便,即使谎言将被识破也是泰然自若;

(8)判别能力差,常常不能吃一堑长一智;

(9)病态的自我中心,自私,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爱和依恋能力;

(10)麻木不仁,对重要事件的情感反应淡漠;

(11)缺乏真正的洞察力,不能自知问题的性质;

(12)对一般的人际关系无反应;

(13)做出幻想性的或使人讨厌的行为。对他人给予的关心和善意无动于衷;

(14)无真正企图自杀的历史;

(15)性生活轻浮、随便,方式与对象都与本人不相称。有性顺应障碍;

(16)生活无计划,除了老是和自己过不去外,没有任何生活规律,没有稳定的生活目的。他们的犯罪行为也是突然迸发的,而不是在严密计划和准备下进行的。

上述这些反社会人格特征都是在青年早期就出现了,最晚不迟于25岁。

在做出反社会型人格的诊断时,所要考虑的最关键方面是个人对自己的反社会行为的反应。在上述特征中,无责任感和无羞耻心特别重要。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即便在做了大多数人通常会感到可耻和罪恶的事后,在情感上也无反应。

临床心理学家还发现,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在童年时期就有所表现,如偷窃、任性、逃学、离家出走、积习不改、流浪和对一切权威的反抗行为;少年时期过早出现性行为或性犯罪;常有酗酒和破坏公物、不遵守规章制度等不良习惯;成年后工作表现差,常旷工,对家庭不负责任,在外欠款不还,常犯规违法。

反社会人格有什么表现

反社会人格的表现是:无法遵守社会规范;惯于欺骗和操控他人;行事易冲动,无法提前做出计划;易怒,具有攻击性;毫不顾及自身或他人的安危;一贯不负责任;在伤害、虐待他人或偷窃他人东西之后毫无悔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通常在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方面具有异常的行为模式。常于童年期或青少年期(18岁以前)就出现品行问题,并长期持续发展至成年或终生。

近年来,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遗传学因素在犯罪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关注。但人的行为改变绝非单一基因变异所致,重视环境因素,尤其是个体早期成长生活的家庭环境,对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人群的防治尤具积极意义。

反社会人格的思维方式: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难以与其他人共情,换句话说,他们没法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换位思考。这是因为他们的社会功能受损,可能和他们的原生家庭有关,比如从小遭受打击、否定,很少获得家人的认可,所以他们长大以后也不会主动去理解其他人。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极度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自尊水平通常异常地高,这让他们表现出强烈的攻击性。比如当有人对反社会人格者做出负面评价时,后者很有可能会做出冲动行为,与对方发生冲突。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这种人格是如何形成的?

不遵守法律和社会的规范,为了个人利益会进行欺诈,有明显的攻击性,不顾他人的安危,不负责任。可能是从小没有愉快的童年,被别人欺负过,心里有阴影。

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误解

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有很多错误的理解,比如认为有暴力行为的就是反社会人格,或者是心理阴暗的,甚至是所有存在犯罪记录的人,都被归入到反社会型人格。

反社会型人格是不能单凭一次拘捕,就认定是反社会型人格,偶尔发生的犯罪行为,需要根据反社会的特征来区分,比如有些是因为其他精神疾病引起的,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重度抑郁症,物质滥用(药物,酒精等等)。 除此以外,还需要对比以前的行为记录,分析有没有存在反社会的特征。

本文的第一段就是想纠正下,对反社会型人格的错误理解,不要把所有的犯罪直接等同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个人学习研修记录,谢绝转载转发和拷贝。

人格障碍筛查测试    zxgj.cn/g/pdq4

心理健康专题: xmcs.cn/z/xinli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概念和特征

目前存在三个关于反社会的概念,分别是DSM-5,ICD-10和PCL-R 。 这里分别列举,做一个特征上的描述。

1、DSM-5 在DSM-5中,描述为ASPD,也就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在诊断ASPD中,比较注重的是外部的品行上,比如:犯罪行为、习惯性说谎、为人鲁莽、行为冲动、具有攻击性、没有稳定的工作、财务混乱。

2、ICD-10 在ICD-10中称为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ICD-10主要是从认知体系、情感特征和人际关系方面去分析,而对人的品行方面没有过多的解读,比如:i)喜欢责备他人、不负责任 (认知体系) ; ii) 情感淡漠,肤浅,无负罪感,挫折忍耐性差(情感体验);iii) 可以建立人际关系,但是不稳定,难持续,友情肤浅而不牢固(人际关系)。

3、PCL-R PCL-R描述为精神病态,也叫病态人格,这里的描述就更为复杂,基本上是把DSM-5和ICD-10给结合了起来。 特征为:病理性说谎、喜欢操控他人、自大、无懊悔,无共情能力、情感淡漠肤浅,寻求刺激、行为冲动、不负责任、常有犯罪行为。

从上述三种来看,精神病态,或者是病态人格,更加严重,也必定包含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却不一定能诊断为精神病态。 也即是: 精神病态ASPD....

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  xmcs.cn/x/mmpi

但是实际上在诊断ASPD中,并不详细区分采用是什么诊断标准,这个概念是泛化的,通常的做法是列举出多少条特征,符合多少条以上就算满足条件。当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特征还是比较容易识别和把握。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思维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思维是异于常人的,这的挑选出一些比较常见的,用来做参考分析,可以很好的反应出什么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1、我跟普通人是不同的。 (获取友人的肯定和赞同,通常aspd的朋友也大多是社会适应性不良者)

2、我造成了对别人的伤害?那是不存在的事。(漠视他人,无共情能力,缺乏悔改之心)

3、警察才是罪犯。 (敌视执法者)

4、就算我不偷他钱,别人也会偷他钱的。(用歪理来解析自己的行为)

5、我觉得我偷窃是不会别抓的,我熟练的很,我有朋友帮我。(低估后果)。

6、即使我被关进去了,我很快就会出来的,我跟某某某(执法者)关系好。(吹嘘自大)

7、他帮我是应该的,因为他有这个能力,我跟他关系铁。

8、我觉得我没什么问题,我不需要改变,需要改变的是他们,是这个社会。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难度非常大,最主要的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没有求助的动机,在他的认知世界里,他是正常人,而是社会病态了,他不认为自己有什么不妥,也无法认识到自己做过的事是错误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40岁左右),也有部分人能回归到社会生活中来,遗憾的是这个比例并不高,大部分人在20岁左右走向犯罪高峰,可能失去生命,也有可能进了监狱。

ASPD最佳的干预时机,应该是中学阶段(初中高中),以避免恶性持续发展,以至于成年后就很难改善了。

反社会人格的表现

11种反社会人格特征

1、超级自恋狂

反社会人格者极端自我膨胀,他们自恋到极点,认为成功都是自己的功劳,失败全是别人的错。

2、为了说谎而说谎

反社会人格者说谎不需要理由,往往只是想测试一下你有多好骗,或是期待别人出现戏剧化的反应而已。

3、缺乏同理心、同情心

反社会人格者的内心世界缺乏真正有意义的情感,他们无法想像、模拟其他人的感受。

4、缺乏悔恨及羞耻

这些人没有自责、内疚、感到羞耻的道德意识。

5、遭遇危险时异常平静

发生车祸时,他们可能一点也不焦急;受到他人威胁,也不会表现恐惧,彷佛置身事外。

6、极端不负责或冲动的行为

反社会人格者只看见目标,然后仓促行事,完全不计其他后果。

7、朋友很少

他们往往没有真正的朋友,他们不想要,除非他们“需要”。

8、迷人,但只是表面的

这些人看起来很有魅力、友善,在社交方面似乎也很正常,但这些全是伪装,包括笑容及完美的谈话过程。

9、只要我喜欢,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

遵循个人的快乐原则,为了追求自我的感觉,他们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10、无视社会规范

反社会人格者认为一般社会规范是给普通人遵守的,不适用于他们,所以不守规矩。

11、喜欢激烈的眼神接触

避免眼神接触在某些情况下是种礼貌,对反社会人格者而言,他们却认为这是一种胜利,或是诱惑的表现。

反社会人格障碍症主要表现有哪些

反社会型人格也称精神病态或社会病态、悖德性人格等。在人格障碍的各种类型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所最为重视的。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病态人格)的临床症状特点: 1.早年开始显露人格偏异,一般在青春期呈现明朗化。 2.严重人格障碍,性格的某些方面非常突出和过分畸形发展,不符合社会规范。 3.人格偏异非常顽固难移,延续于整个成年期,到晚年可能渐趋缓和。药物治疗和一般教育措施收效甚微,矫正困难。 4.社会和人际关系适应不良,常有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屡教屡犯,并以损人不利己的结局告终。 5.对自己的人格障碍缺乏"自知之明"(医学上称为"无自知力"),因此不能从失败的生活经验中吸取教训。有时虽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困难,但却始终不能以正确的认识来有效地改正。 6.表现为持久的人格不协调,但是并未达到精神病或神经症阶段。 7.智能和认知能力较好,无精神症状,主要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人格严重偏离为特征。 8.追求新奇和心理刺激,常是人格障碍患者的一种驱动力,也是经常导致其反社会行为的变态心理动因。概括地说,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有"七无"特征:①无社会责任感;②无道德观念;③无恐惧心理;④无罪恶感;⑤无自控自制的心理能力;⑥无真实或真正感情;⑦无悔改之心。 反社会人格的人没有社会道德观念,所以他们触犯法律经常多,但并非重犯都是反社会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