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黄做法(豌豆黄的制作方法)

2023-04-09 8:42:20 健康资讯 段婆

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是北京传统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制作时通常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成品后,外观呈浅黄色,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成,因慈禧喜食而出名;民间的糙豌豆黄儿是典型的春令食品,常见于春季庙会上。

豌豆黄儿原为汉族民间小吃,一般加有小枣制成,俗称糙豌豆黄儿,在庙会等场合,置于罩有湿蓝布的独轮车上去卖。后传入宫廷,由清宫御膳房改进,俗称细豌豆黄儿,与芸豆糕、小窝头等同称宫廷小吃。

做法一

食材

去皮干燥黄豌豆230g、小苏打2g、白砂糖65g、清水适量。

步骤

1.豌豆洗净、沥干,加入小苏打拌匀,用水浸泡,静置5-6小时,水平面以没过豌豆3厘米为宜。

豌豆黄

2.5-6小时后,倒掉苏打水,用清水漂洗4-5次,沥干后放入锅中,加水煮开,水量以没过豌豆4-5厘米为宜。煮沸过程中会浮起白色的泡沫,要撇掉。水开后然后调成中火,继续煮至大部分豌豆开花酥烂。

3.搅拌已经酥软的豌豆(汤),尽量使豌豆破碎。

4.用过滤网把豌豆糊过滤一遍,使豌豆变成细腻、浓稠的糊状。

5.在豌豆糊中加入砂糖拌匀后,放回火上继续加热,用文火熬到浓稠,豌豆糊成半固体而不是液体状即可离火。

6.倒入模具中,将表面刮平,放置于室温中待温度稍微降低、不烫手,即可放入冰箱冷藏。

7.冷藏超过4小时,可以取出脱模,切块后即可食用。[5]

做法二

食材

白豌豆、碱、白糖、

步骤

1.用上好的白豌豆,稍磨去皮,用凉水泡3遍。

豌豆黄

2.用铜锅烧水(不能用铁锅)将去皮的豌豆放入锅内,加碱,将豌豆煮成粥状,然后带原汤过箩,将过箩的豌豆粥放入锅内加白糖,炒30分钟。炒的过程中,须随时用木板捞起做试验,如豆泥往下淌得很慢,淌下去的豆泥不是随即与锅中的豆泥相融合,而是逐渐形成一个堆,再逐渐与锅内豆泥融合,即可起锅。

3.起锅后的豆泥倒入白铁模具内,盖上光滑的薄纸,防止裂纹,还可保洁,晾凉后即成豌豆黄。[6]

做法三

食材

去皮干豌豆瓣500克,白糖350克。

共12张

豌豆黄

步骤

1.豌豆瓣泡软,在不锈钢盘内放入水及碱面,把豆煮烂,然后过箩。

2.炒豆时一定要严格掌握火候,若炒得太嫩水分过多,则凝固时不易切块,炒得过老则凝固后又会出现裂纹,影响美观。在炒的过程中,必须用木板捞起试验,如豆泥往下淌得很慢,堆成一个堆即可。

3.倒入盘中,晾凉,切成小块即成。

做法四

食材

干豌豆、白糖、糖桂花(或蜂蜜)、琼脂。

步骤

1.将干豌豆去皮、洗净、用清水浸泡4小时以上。

豌豆黄

2.将泡发的豌豆放入锅中,加豌豆体积3倍的水,煮至豌豆软烂,晾凉。

3.再将煮软的豌豆和适量清水放入料理机中磨细,倒出豌豆茸过筛,这样可以更加细腻。

4.琼脂泡软,放入小锅中加少许水,煮至融化。

5.将过滤好的豌豆茸放入锅中,加白糖和溶化的琼脂翻炒,去处多余的水分。

6.将豌豆茸倒入平底的容器内,加盖湿布晾凉,再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内冷藏,吃的时候切块装盘,可以淋上糖桂花或蜂蜜。[8]

美食特色

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食用须知

价值功效

豌豆中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质,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还含有丰富的赖氨酸,可以刺激胃蛋白酶与胃酸的分泌,提高胃液分泌功效,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中医认为,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去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

豌豆黄

注意事项

白糖是一种纯热能物质,它含有高热量,但缺乏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除了导致发胖外,还会刺激大脑释放多巴胺让人上瘾。另外,经常吃甜食,皮肤容易产生青春痘、脂溢性皮炎等问题。

历史文化

传说故事

据说,一天慈禧正坐在北海静心斋歇凉,忽听大街上传来敲打铜锣声和吆喝声,心里纳闷,忙问是干什么的,当值太监回禀是卖豌豆黄、芸豆卷的。慈禧一时高兴,传令将此人叫进园来。来人见了老佛爷急忙跪下,并双手捧着芸豆卷、豌豆黄,敬请老佛爷赏光。慈禧尝罢,赞不绝口,并把此人留在宫中,专门为她做豌豆黄和芸豆卷。

豌豆黄的做法

豌豆黄的做法

说起北京的特殊点心,很多人都会想到豌豆黄,到底豌豆黄是怎么诞生的?制作过程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跟随我一起来看看吧。

豌豆黄的简介

豌豆黄是北京春夏季节一种应时佳品。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去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原为回族民间小吃,后传入宫廷。清宫的豌豆黄,用上等白豌豆为原料,做出成品色泽浅黄、细腻、纯净,入口即化,味道香甜,清凉爽口。因慈禧喜食而出名。其制法是,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传统做法还要嵌以红枣肉。以仿膳饭庄所制最有名。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按北京习俗,农历三月初三要吃豌豆黄。因此每当春季豌豆黄就上市,一直供应到春末。

北京的豌豆黄儿有两种,一种是北海公园仿膳制作的所谓宫廷小吃。另一种则是走街串巷的小贩出售的制作较粗糙的豌豆黄儿,这两种小吃都叫豌豆黄儿,但用料、工艺、价格有天壤之别。

先说宫廷的小吃豌豆黄儿。精选上好的白豌豆,剔出杂质瘪豆,洗净焖烂,过细箩,沉淀后,加白糖桂花,冷却后切块装入精美的礼盒里,每块豌豆黄儿的边角再附几块金糕,红黄相衬,馈赠亲友很适宜。尤其是说这种豌豆黄儿是宫廷小吃,还说西太后最喜欢吃了,这么一宣传,它的.身价更不可一世。不过那豌豆黄儿的颜色不完全是自然色,豌豆煮熟根本没那么黄。这种豌豆黄儿的价格昂贵惊人,当时平民人家谁买得起呀!而沿街叫卖的豌豆黄儿,却是一般人家孩子们解馋的小食品。

小贩用砂鼓子(一种较厚的平底圆砂锅)将豌豆煮烂后,加入煮熟的小枣,凝固冷却,磕出锅来,切块出售。小贩推独轮车,车上扣着几锅熬好的豌豆黄儿。吆喝“豌豆黄儿哎——大块的1这种豌豆黄儿较粗,那整锅的黄儿上豌豆皮可见,凭仗小枣的甜味,面面的,倒也可口。对当时平民人家的孩子来说,平时缺乏零食,若能吃一块这样的豌豆黄,也蛮有滋有味的。也正是这种做法制作的豌豆黄儿保持了豌豆的自然颜色和它的原味。

北京的豌豆黄分宫廷和民间两种。豌豆以张家口出产的花豌豆最好。豌豆黄是北京传统小吃,同芸豆卷一起传入清宫。宫里吃的时候通常装在精致的盒子里,还点缀以金糕。红黄相间。据说慈禧喜食。而沿街叫卖的通常加小枣,整块出售。吆喝“豌豆黄儿哎----大块的1豌豆黄颜色浅黄,细腻凉甜,入口即化,是夏季消暑佳品。

豌豆黄的做法

材料准备

去皮干燥黄豌豆230g、小苏打2g、白砂糖65g、清水若干。

制作步骤

1、豌豆洗净、沥干,加入小苏打拌匀,用水浸泡,静置5-6小时,水平面以没过豌豆3厘米为宜。

2、5-6小时后,倒掉苏打水,用清水漂洗4-5次,沥干后放入锅中,加水煮开,水量以没过豌豆4-5厘米为宜。煮沸过程中会浮起白色的泡沫,要撇掉。水开后然后调成中火,继续煮至大部分豌豆开花酥烂。

3、用电动打蛋器搅拌已经酥软的豌豆(汤),尽量使豌豆破碎。

4、用过滤网把豌豆糊过滤一遍,使豌豆变成细腻、浓稠的糊状。

5、在豌豆糊中加入砂糖拌匀后,放回火上继续加热,用文火熬到浓稠,豌豆糊成半固体而不是液体状即可离火。

6、倒入模具中,将表面刮平,放置于室温中待温度稍微降低、不烫手,即可放入冰箱冷藏。为了方便冷藏后的脱模,最好采用活动底的模具。

7、冷藏超过4小时,可以取出脱模,切块后即可食用。

怎样做豌豆黄

豌豆黄怎么做好吃

准备工作

做豌豆黄需要准备的食材很简单,只需要去皮干燥豌豆,白糖、黄油即可。食材准备好后就将去皮干燥的豌豆用两倍量的水提前浸泡一晚上。

方法步骤

豌豆黄的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1)首先取出泡好的豌豆,把它放在容器中隔水蒸上半小时,蒸至豆子能轻轻捻成粉末状即可;

(2)把蒸好的豆子倒入料理机中,并加入少量的水将其打成细腻的泥状;

(3)将打好的豌豆泥倒入锅中,加入白糖用小火不停翻炒,直至出现较为明显的纹路,且纹路不易消失;

(4)取一个保鲜盒,在其内壁上涂上一层黄油,把炒好的豌豆泥倒入保险盒中,同时轻轻摔打盒身,让豌豆泥变平整;

(5)接着盖上盒盖放入冰箱冷藏几小时,等到豌豆泥凝固就可以取出了;

(6)把凝固好的豌豆泥倒扣取出,用刀切成小块即可食用了。

space

烹饪技巧

很多下伙伴在做豌豆黄时都会遇到个难题,那就是豌豆黄不易从模具或容器中取出来,所以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将容器或者模具的内壁上涂上一层黄油或者其他的油类,这样涂抹上的黄油等物质就能够起到润滑的作用,之后再倒豌豆黄就比较容易了。

豌豆黄的功效

豌豆利小便、止渴,和中下气,解疮毒,消炎,去除暑热,有降血压、除脂肪、减肥之功效。

豌豆黄是什么小吃,怎么做啊?

豌豆黄是北京传统风味小吃,也是北京春季的一种应时佳品,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

豌豆黄,也称为豌豆黄儿,是大家都知道的北京传统小吃,是老北京小吃十三绝之一。制作时通常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而成。成品后,外观呈浅黄色,味道香甜,清凉爽口。

豌豆黄历史悠久,从民间小吃传到紫禁城后,因慈禧特别喜欢吃而出名,宫廷里吃的豌豆黄,可讲究着呢,要用上等的白豌豆为原料,将豌豆磨碎、去皮、洗净、煮烂、糖炒、凝结、切块,要是再传统些,做法上还要加入红枣肉。做好后的成品,色泽浅黄又口感细腻,味道香甜,清凉爽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