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火锅哪里来的特色(四川麻辣火锅)

2023-04-04 13:02:06 美食菜谱 段婆

四川麻辣火锅是四川省传统的汉族名吃,属于川菜系。先将牛油放入镬中烧热,投入花椒15克、干辣椒25克、姜、蒜爆香,然後放入四川麻辣火锅底料炒香,倒入米酒略炒。将其馀材料同老汤放入镬中煲磙,再煮上自己喜欢的食物用火锅味碟佐食。此菜属于砂锅/火锅,主料是牛肉、生菜、小白菜,口味是麻辣,工艺是煮,中级难度。为四川特色美食。

起源:

以前长江边上的船工跑船常宿于泸州小米滩(高坝附近江边),停船即升火做饭驱寒,炊具仅一瓦罐,罐中盛汤,加入各种菜,又添以海椒、花椒祛湿,船工吃后,美不可言。此食习便沿袭下来,并渐丰富,成为巴蜀人特有的美食。

特色:

火锅不仅是美食,而且蕴含着饮食文化的内涵,为人们品尝倍添雅趣。吃火锅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适合了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麻辣火锅底料怎么调?

麻辣香锅的配方

麻辣香锅的配方不是固定的,而是能更根据自己的口味去随心所欲的搭配的。但一般来说,下列食材通常会被用于制作麻辣香锅。

蔬菜类:竹笋、圆白菜、蘑菇、金针菇、花菜、西兰花、土豆、红薯等。

干货类:木耳、魔芋等。

海鲜类:鱿鱼、虾、螃蟹等。

肉类:五花肉、午餐肉、牛蛙、老肉片、鸭肠、脆皮肠、鳝鱼等。

内脏类:百叶、毛肚、鸭肠、鸭胗等。

丸类:素丸子、肉丸、鱼丸等。

豆制品:豆腐干、腐竹、冻豆腐等。

麻辣香锅的调料:五香油100ml、郫县豆瓣(剁碎)2汤匙、火锅调料50克、干辣椒80克、姜片15克、大蒜20克、葱段15克、料酒1汤匙、糖2茶匙、盐酌情添加、鸡精少量、白芝麻适量、香菜适量

五香油材料:八角、花椒、草果、香果、丁香、山奈、干辣椒、茴香、肉寇、山奈、桂皮、香叶等。

麻辣香锅的烹饪技巧

麻辣香锅没有什么烹饪技巧,最重要的就是香锅底料以及配菜的处理。如果不会自己做香锅底料,那么可以直接买那些火锅底料来制作。至于配菜,在做成麻辣香锅之前根据经验处理好就行。但是要注意食材搭配之间的相克原理,除此之外,没有什么问题了。

关于麻辣香锅的知识我们今天就介绍到这里了,热气腾腾而又麻辣鲜香的麻辣香锅是不是已经让你开始悄悄的咽口水了呢?但是在吃麻辣香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过量呢,毕竟麻辣香锅吃多了是会上火的。

求推荐比较好吃的地道四川火锅?

火锅中国一种特殊的美食,以四川重庆的火锅最为出名,四川重庆的火锅一般都是以麻辣鲜香为特色,红油辣锅让人看起来就胃口大开,今天排行榜123就为大家带来了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细数成都最好吃的十家火锅。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1. 味蜀吾老火锅

01

味蜀吾一直是正宗川派老火锅的代名词,在全国都有分店,是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之首。最有特色的就是它的火锅底料,满锅红油让人辣的上瘾,还没有油腻之感,菜品也是十分新鲜。

2. 临江门洞子老火锅

01

临江门洞子老火锅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的重庆临江门码头,后来又因为战乱搬进了防空洞才有的这个名字,战乱时期还不忘了火锅可见这家店的味道有多好。

3. 小龙坎

01

爱吃火锅的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小龙坎的名号,被称为是火锅控心目中的朝拜圣地,全国各家分店的生意都十分火爆,甚至有的地方凌晨两点都得排队。

4. 大宅门火锅

01

大宅门火锅的知名度很高,高峰时间去永远都在排队,牛油锅底是必点的,还有加了菊花的牛油菊花锅底,素菜煮在里面散发出一丝的菊花清香十分特别,性价比也很高,是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之一。

5. 大龙燚

01

大龙燚是地道的四川老火锅,锅底传承了正宗老火锅的原滋原味,锅底分三种辣度,都可以和菌汤组成鸳鸯锅,很好的照顾了不吃辣的人群。

6. 麻辣空间

01

麻辣空间是中国清油火锅的领袖品牌,实现了真正的无渣,还有专门的火锅底料,消费者可以直接在超市或者网上购买就可以品尝到成都特色风味的火锅,十分贴心。

7. 老船坊

01

老船坊是成都火锅排名前十强中的一个特例,它主要做的是自选火锅,虽然是自选,但无论锅底还是食材的质量都能保证,鲜香麻辣,让人吃的过瘾。

8. 蜀九香

01

蜀九香也是一个地道的成都老牌火锅,在全国都享有盛誉,装修十分有格调,仿宫灯、如意结等充满了浓浓的古典气息,土灶火锅的小方格能方便各种食材的烫煮,给人好的美食体验。

9. 老码头火锅

01

老码头火锅是很多成都人请客的首选,特别是有外地客人的到来一定会到这家吃上一顿,可见它能够将成都火锅的精髓完美的体现出来,不论是从锅底、食材还是装修都没得挑。

10. 十七码头老灶火锅

01

十七码头老灶火锅是典型的川渝火锅,重麻重辣,十分适合重口味的人,性价比也非常的高,人均不到50元,是实实在在的大众消费,很值得一试。

四川火锅的做法

炒制基础底料:

原料:干辣椒节2000克、郫县豆瓣400克、生姜200克、独蒜500克、花椒400克、八角60克、三柰20克、小茴50克、桂皮30克、草果20克、香叶10克、公丁香5克、荜拨10克、化猪油500克、生菜油5500克。

制法:

1、干辣椒节入沸水锅中氽一水后,捞出沥水,放入搅拌器内绞茸(或用碓窝捣成茸),制成糍粑辣椒;郫县豆瓣剁细(或绞茸);生姜拍破;八角、桂皮掰碎;草果拍破;生菜油炼熟后晾凉。

2、大炒锅置火上,注入熟菜油和化猪油烧热,投入生姜块、独蒜爆香,下入糍粑辣椒和郫县豆瓣茸,转小火用锅铲翻炒约1.5小时至水气将干时,再下入八角、三柰、小茴、桂皮、草果、香叶、公丁香、荜拨等,续炒约半小时,至香味溢出且色呈棕红时,下入花椒炒匀,离火加盖焖制,自然冷却后即成无渣红汤火锅基础底料。

注意事项:

1、基础底料主要以糍粑辣椒来提辣提色,郫县豆瓣的用量宜少,以不超过干辣椒的20%为宜;若郫县豆瓣过多,则炒制时易粘锅而焦煳,使油脂和汤料的颜色变深变黑,且味发苦。

2、加入化猪油可增加脂香味,但用量不宜过多。

3、炒制底料时一定要用小火并且火面要宽,油温应保持在三成热左右。若因火力过大导致油温过高,则可将锅离火炒制,待油温降低后再重新上火炒制。

4、炒制时须用锅铲不停地铲动锅底,以避免物料粘锅。香料下锅后以炒出香味为度。

5、花椒含有大量的挥发油成分,因其麻味和香味受热后很容易挥发掉,所以花椒应在最后下入油锅中,且不宜久炒,以炒匀为度。

6、离火加盖焖制的目的是利用底料的余热将香料的部分香味和花椒的部分麻香味溶入油脂中。

7、基础底料的色泽以棕红色为最佳。若色过深则(呈黑红色)可能是因火力过猛或铲动不均匀而粘锅焦煳造成的,其味略发苦;色过浅(呈黄红色)则是炒制时间不够(辣椒的红色素没有充分溶入油脂中),其味燥而不香。

8、炒好的基础底料放置1~2天后使用最佳,其色泽、辣味和香味都充分溶出来了。

熬制高汤:

将猪棒子骨、牛棒子骨(均敲破)、老母鸡、老母鸭放入不锈钢桶中,掺入清水,下入姜块、葱节,倒入料酒,用大火烧沸后撇净浮沫,转小火加盖保持微沸熬约1小时,即成高汤。

注意:熬制高汤时,需用小火,这样熬出的汤,清澈不浑浊,用它对成的红汤火锅锅底,才不至过于浓稠而煳锅。

调制锅底:

将基础底料和炼好的牛油按4:1的比例制成混合料,再将六成的混合料和四成的高汤装入一不锈钢桶中,放入拍破的胡椒,加盖以小火熬约1~2小时,调入精盐、味精、鸡精、冰糖、醪糟汁,用细漏勺打去料渣,舀入火锅盆内,即成火锅锅底。上桌点火即可烫食原料。

混合料和高汤经过长时间熬制后,牛油与菜油充分融合并与香料产生复合型的香味,基础底料中辣椒的辣味、花椒的麻香味也能充分溶入汤汁中。冰糖和醪糟汁也可在上桌前直接加入锅底内。在混合料中还可加入少许化鸡油,使其味更香。

附:①炼制牛油的方法

大多数红汤火锅中或多或少都要加入牛油,可起到增加香味的作用。牛油质量的好坏对火锅的味道有很大影响。所以,炼制牛油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选用新鲜无异味的牛油,洗净后切成小块,放入净锅中,掺入适量的清水,投入大蒜和姜块(拍破),倒入料酒,上火熬至水分干且香味溢出时转小火,继续熬至全部出油后,打去渣子,即得牛油。若选用市场上制好的牛油,可先将牛油放入沸水锅中融化后,倒入料酒,上火熬制片刻,除去异味,滤净杂质,再将表面油脂,放入另一口锅中,加入姜块和大蒜,上火熬至水分干时,拣去姜蒜,即得干净牛油。

注意:要掌握好炼制牛油的火候。牛油炼老了会没有香味,牛油炼得太嫩则牛油味太浓,并且还会使火锅锅底产生很多泡沫。另外,在调制锅底之前,炼好的牛油不能与基础底料混和在一起,应分开保存,这是因为牛油与菜油的熔点不同(常温下,牛油呈固态、菜油呈液态),两者混和,冷却凝固后的牛油不利于香料的香味与油脂充分融合。

②锅底添加红汤的方法

当火锅涮烫到一段时间后,火锅盆中的油脂和汤料会逐渐减少,这时需要向火锅盆中添加汤汁。我们常见的加汤方法是向锅中掺入熬好的奶汤(用棒子骨等熬制),而无渣红汤火锅中,我们则采用向锅中添加自己单独熬制的红汤。因为随着锅中油脂和汤料逐渐减少,其香味、辣味和麻味也慢慢变淡。这时若向锅中添加无味的鲜汤,则味道会变得更淡,而向火锅盆内添加特别熬制的红汤,则可以补充损失的油脂和汤料,让火锅的风味始终保持一致。

将制成的混合料和高汤按4:6的比例,像熬制锅底那样,另锅熬制成红汤,即成添加的红汤汤料(当然也要滤去料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