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的名方,可以缓解胸部疼痛,通治痰阻气滞 胸阳不振病症

2023-04-02 23:01:35 美食菜谱 段婆

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了许多治疗胸部疼痛的经典名方,对胸阳不振、痰阻气滞引起的胸闷、咳唾喘息等病症,都会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但是在这诸多的药方中,这个方剂却被认为是最基础的代表方,它就是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要由瓜蒌、薤白、以及适量的白酒组成,药方的组成特别的简单,除了饮用的白酒,就只有两味中药,而且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见的植物,但就是这三种看似平常的东西,却对缓解胸部疼痛,治理痰阻气滞有着很好地效果。

瓜蒌薤白白酒汤中的瓜蒌不仅是农田常见的瓜果,其实也是有名的理气药,瓜蒌甘寒入肺,善于化痰散结、理气止痛。在《本草思辨录》中更是评价瓜蒌可以“导痰浊下行”,所以胸痹疼痛等证,都可以用它来调理。

薤白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小野葱的根,性味辛散,散则能通,所以薤白有着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的作用。这两味中药相互配伍,可以化解上焦胸中的痰浊,消散胸膈中的寒邪,疏通整个胸腔的气机,达到缓解胸部疼痛的效果。

绝大多数的方剂都是直接用清水来煎药,但是瓜蒌薤白白酒汤却特立独行,用了白酒。其实白酒辛散温通,不仅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还有着行气活血、增强行气通阳的功效。这个方剂虽然只有三味药,但是配伍得当,共同有着散结通阳、行气祛痰的作用。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主要功效是缓解胸阳不振、胸痹、痰气互结的症状。这里有个概念需要了解一下,那就是什么是“痹”?所谓“痹”,就是闭塞不通。气机在我们体内的各个脏腑游走,当全身的阳气聚集在胸腔,逐渐地向我们后背转移的时候,胸阳不振,阳气不能转化成阴气,津液水分也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长时间如此,便会凝聚成痰,痰湿困阻,因此引起胸中闷痛或者是后背疼痛,痰液的积聚也会导致肺腑的功能受阻,肺气的宣降失职,出现咳喘,短气懒言。所以,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剂以调理胸阳不振为本,痰阻气滞为标,起着通阳散结、行气化痰的效果。

为什么瓜蒌薤白白酒汤会被成为是治疗痰阻气滞、胸阳不振这类病症的基础方?主要还是在于方药组成后的基础功能,而这个方剂则是行气化痰和通阳宽胸相互配伍,恰好可以起到行气祛痰、散结通阳的作用,而且这个方剂的药味组成还十分简单,针对性也很强。

很多具有行气祛痰、散结通阳功效的方剂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例如《金匮要略》中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在本方的基础上,增加了半夏,增强了化痰行气的作用,缓解患者的胸部疼痛;《金匮要略》中另一个方子枳实薤白桂枝汤,也是在本方中增加减药材,增强了通阳散结的功效,善于舒缓气机的运行,适用因为胸痹而引起气机郁滞比较严重的患者。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瓜篓薤白白酒汤放水熬吗

不用放水

【方名】瓜蒌薤白白酒汤

【来源】《金匮要略》

【组成】瓜蒌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

【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功用】通阳散结,豁痰下气:用于胸痹,证见胸背疼痛、痰多喘闷、气短不得卧,苔白腻而滑,脉沉弦者。

【方歌】瓜蒌薤白白酒汤,胸痹胸闷痛难当,喘息短气时咳唾,难卧仍加半夏良。

【各家论述】《王旭高医书六种·退思集类方歌注》:“薤白滑利通阳,瓜蒌润下通阴,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胸中阳也,而反痹,则阳不用矣。阳不用则气上下不相顺接,其津液必凝滞而为痰,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等证见矣,脉紧沉迟为阳虚之验,故主以通阳。”

三味同煮 即可

瓜蒌薤白白酒汤,治疗痰堵肺中的方子;医生说:白酒不是现代白酒

人靠肺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从而达到气体的交换。

肺很是娇嫩,一有不舒服就咳,太热不行、太冷不行、太干不行、太湿不行。太干燥会干咳,会出血;太湿润了,会咳嗽,会生痰。

脾胃消化吸收来的水谷津微上输到肺,再经过肺布散全身。如果肺中阳气不足,宣发肃降功能出现问题,那水饮就容易停聚在肺脏,如果未能及时排出,就水饮炼化为痰,痰堵肺内,影响呼吸,气堵在肺内,与痰交结在一起,更加影响肺的功能。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需要温补胸阳,宣肺祛痰。

瓜蒌薤白白酒汤是由瓜蒌、薤白。白酒组成的。

具有通阳散结,行气祛痰的作用。

瓜蒌是开胸行气化痰的中药,平时用药痰多的情况,经常也会加一下瓜蒌。

薤白是一个辛温的中药,能通利胸阳,下气散结。

再加上白酒辛温,更加能帮助宣通胸中阳气的作用。

古代是用一升多的白酒,煮瓜蒌和薤白,煮到两百毫升左右。我们现代是用水来煎,加入适量的酒。

需要指出的是瓜蒌薤白白酒汤是出自东汉时期的张仲景,那时候的是没有纯净透明的高度白酒的,所以那时候说的白酒是现在的米酒或黄酒一类。

胸阳不振,胸中痰气交结,会出现胸闷、胸痛、背痛、咳嗽、咳痰、呼吸不畅、喘息、短气等表现。

瓜蒌薤白白酒汤是短时间用的,偏向于治标,不适合长期吃的,就是用于症状比较明显的时候,用来通一下胸阳,祛一下痰的。

出现呼吸困难、胸痛等情况的一般病程比较久了。

胸阳长期不振,津液无法四布,五脏六腑无法得到充足的滋养,脏腑的功能多少也是会受到影响;胸阳不振的情况下,脾阳、肾阳一般也是受损了的。

比如有吃不下饭,没胃口,一吃冷的就拉肚子等情况,就需要兼顾脾阳,可以加上干姜、茯苓、陈皮、白术等健脾温胃的中药。

比如出现全身怕冷,腰膝酸软,五更泄泻等表现的,就需要兼顾肾阳,可以加上熟地、肉桂、附子、牛膝、杜仲等温补肝肾的中药。

如果胸中阳气明显不足,咳嗽没力气,胸背部冷痛,可以加上桂枝、厚朴、枳实、加强温阳,行气。

如果肺中痰非常多,就可以加上半夏、贝母、桔梗等来辅助排痰。

瓜蒌薤白白酒汤

[出处]《金匮要略》[组成]:瓜萎实一枚(24g),薤白半升(12g),白酒七升(适量)。

[用法]: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功用]: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因诸阳受气于胸中而转行于背,胸中阳气不振,津液不得输布,凝聚为痰,痰阻气机,故胸中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痰浊内阻,肺失宣降,而见喘促,短气,咳唾等。治宜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方中以瓜萎实理气宽胸,涤痰散结,为君药。薤白温通滑利,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为臣药。两药相配,一祛痰结,一通阳气,相辅相成,为治胸痹之要药。佐以辛散温通之白酒,行气活血,增强薤白行气通阳之功。药仅三味,配伍精当,共奏通阳散结,行气祛痰之功。使胸中阳气宣通,痰浊消而气机畅,则胸痹喘息诸证自除。

[运用]:

1、本方是治疗胸阳不振,气滞痰阻之胸痹证的基础方剂。以胸痛,喘息短气,舌苔白腻,脉弦紧为证治要点。

2、若寒邪较重者,可酌加干姜、桂枝、附子等以通阳散寒;气滞甚者,可酌加厚朴、枳实以理气行滞;兼血瘀者,可酌加丹参、赤芍等以活血祛瘀。

3、冠心病心绞痛、非化脓性肋骨炎、肋间神经痛等,属胸阳不振,痰浊内阻见症者,可加减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