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条件下,该鱼生活在海拔270~800米的泰山山涧溪流中,成鱼长不足20厘米,重不过百克。体侧偏,腹部圆,头小吻钝,口下位,呈新月形,上唇有极少的须2对。体暗褐色,腹白,背部微显兰色。
赤鳞鱼以水生无脊椎动物及着生在砾石表层的藻类为食,取食时用下颌猛铲,进而将体翻转,把食物掰入口中。取食后的石块,可见白斑点点。
遮荫防晒赤鳞鱼长年生活在山涧溪流中,极不耐高温,28℃以上便死亡,所以,盛夏应防止池水过热。可在鱼池上空支起铁架,搭上竹帘,效果较好,但成本高,可采取鱼池边植树遮荫,效果颇佳。
体色随环境而变,或深或浅,对声音变化反应灵敏、行动敏捷,一遇到外界刺激即迅速逃入石下。泰山赤鳞鱼以其肉质细嫩,香而不腻、鲜而不腥,营养丰富而驰名中外。
如果条件允许,赤鳞鱼可以进行冬季温室内养殖,但此鱼条件要求苛刻,生产上一般不采用此法 鱼池建造泰山赤鳞鱼是生活于清澈溪流中的鱼类,对水质的要求极为严格,必须清洁高溶氧水方可。
作为泰山赤鳞鱼主要生产地,大津口乡沙岭村,模拟赤鳞鱼生存环境,在天井湾畔建起大型养殖场。时年39岁的陈光辉毅然放弃优厚的工作待遇,当上养鱼汉。
泰安市泰山区华龙泰山赤鳞鱼专业合作社的经营范围是:赤鳞鱼的人工养殖、销售,为本社成员提供养殖技术服务。(涉及许可证经营的无许可证不得经营)。
泰山赤鳞鱼六万一条竟供不应求,这种鱼之所以这么贵,是因为现在很稀少,当然,其中有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商家的炒作才导致的。
人工驯化和繁殖获得了成功。打破了“泰山赤鳞鱼不下山”的说法。
原来赤鳞鱼只能在泰山270-800米海拔内才能存活,且要求生存水域必须为泰山山泉水,因此赤鳞鱼的养殖场都建在泰山山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