栝楼薤白半夏汤
【来旅稿源】《金匮要略好镇启》卷上。
【组成】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半夏12克白酒1升
【用法】上四味,同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服,
【功用】通阳散结,祛痰宽胸。
【主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方论】本方即栝楼薤白白酒汤友如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配以栝楼、薤白豁痰通阳,理气宽胸。用于胸痹痰浊壅盛,病情较重者。
提醒您:栝楼薤白半夏汤 此中草药名方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药物组成
栝蒌实12克,薤白、半夏各9克,白酒70毫升(非现代之白酒,实为黄酒,或用醪糟代之亦可。)
方歌
栝蒌薤白半夏汤,祛痰宽胸效显彰;三味再加酒同煎,宽胸散结又通阳。
主治
痰盛瘀阻胸痹证。症见胸中满痛彻背,背痛彻胸,不能安卧者,短气,或痰多粘而白,舌质紫暗或有暗点,苔白或腻,脉迟。
半夏药材性状
1、半夏: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l~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禅碰拿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2、法半夏:本品呈类球形或破碎成不规则颗粒状。表面淡黄白色、黄色或棕黄色。质较松脆或硬脆,断面黄色或淡黄色,颗粒者质稍硬脆。气微,味淡略甘、微有麻舌感。
3、姜半夏:本品呈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成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4、清半夏:本品呈椭吵搭圆形、贺搭类圆形或不规则的片。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瓜蒌薤白半夏汤、百度百科——半夏
瓜蒌薤白半夏汤:材料:瓜蒌皮12克,薤白9克,半夏12克,黄酒250毫升。
操作:将以上三味,加黄酒,模碧再加水250毫升,文火微沸煎至告扮300毫升,去渣。一日三次,每次50毫升温服。
功效:瓜蒌皮能化痰宽胸;薤白为小根蒜地下鳞茎,亦食亦药具有通阳散结作用;半夏有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作用;黄酒温通血脉。以上各昧相互配伍,可达到通阳散结、祛痰宽胸功能。心、胃疼痛,胸满并袜码灶伴有消化道症状,痰浊较盛者用此方为宜。
在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记载了许多治疗胸部疼痛的经典名方,对胸阳不振、痰阻气滞引起的胸闷、咳唾喘息等病症,都会有很好的缓解和治疗效果,但是在这诸多的药方中,这个方剂却被认为是最基础的代表方,它就是瓜蒌薤白白酒汤。
瓜蒌薤白白酒汤主要由瓜蒌、薤白、以及适量的白酒组成,药方的组成特别的简单,除了饮用的白酒,就只有两味中药,而且还是我们生活中经常看见的植物,但指手就是这三种看似平常的东西,却对缓解胸部疼痛,治理痰阻气滞有着很好地效果。
瓜蒌薤白白酒汤中的瓜蒌不仅是农田常见的瓜果,其实也是有名的理气药,瓜蒌甘寒入肺,善于化痰散结、理气止痛。在《本草思辨录》中更是评价瓜蒌可以“导痰浊下行”,所以胸痹疼痛等证,都可以用它来调理。
薤白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小野葱的根,性味辛散,散则能通,所以薤白有着通阳散结、行气止痛的作用。这两味中药相互配伍,可以化解上焦胸中的痰浊,消散胸膈中的寒邪,疏通整个胸腔的气机,达到缓解胸部疼痛的效果。
绝大多数的方剂都是直接用清水来煎药,但是瓜蒌薤白白酒汤却特立独行,用了白酒。其实白酒辛散温通,不仅可以驱散体内的寒气,还有着行气活血、增强行气通阳的功效。这个方剂虽然只有三味药,但是配伍得当,共同有着散结通阳、行气祛痰的作用。
瓜蒌薤白白酒汤的主要功效是缓解胸阳不振、胸痹、痰气互结的症状。这里有个概念需要了解一下,那就是什么是“痹”?所谓“痹”,就是闭塞不通。气机在我们体内的各个脏腑游走,当全身的阳气聚集在胸腔,逐渐地向我们后背转移的时候,胸阳不振,阳气不能转化成阴气,津液水分也不能正常地输布全身,长时间如此,便会凝聚成痰,痰湿困阻,因此引起胸中闷痛或者是后背疼痛,痰液的积聚也会导致肺腑的功能受阻,肺气的宣降失职,出现咳喘,短气懒言。所以,瓜蒌薤白白酒汤这个方剂以调理胸阳不振为本,痰阻气滞为标,起着通阳散结、行气化痰的效果。
为什么瓜蒌薤白白酒汤会被成为是治疗痰阻气滞、胸阳不振这类病症的基础方?主要还是在于方药组成后的基础功能,而这个方剂则是行模逗亮气化痰和通阳宽胸相互配伍,恰好可以起到行气祛痰、散结通阳的作用,而且这个方剂的药味组成还十旦宽分简单,针对性也很强。
很多具有行气祛痰、散结通阳功效的方剂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例如《金匮要略》中的瓜蒌薤白半夏汤,在本方的基础上,增加了半夏,增强了化痰行气的作用,缓解患者的胸部疼痛;《金匮要略》中另一个方子枳实薤白桂枝汤,也是在本方中增加减药材,增强了通阳散结的功效,善于舒缓气机的运行,适用因为胸痹而引起气机郁滞比较严重的患者。
【本文由“金兰中医学社”新媒体独家出品,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目录
1 拼音 2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薤白半夏汤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用法用量 2.4 备注 2.5 摘录
3 《金匮》卷上
3.1 方名 3.2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别名 3.3 组成 3.4 主治 3.5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用法用量 3.6 用药禁忌 3.7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3.8 各家论述 3.9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栝楼薤白半夏汤
1 拼音
guā lóu xiè bái bàn xià tāng
2 《金匮要略》卷上:栝楼薤白半夏汤
2.1 处方
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 半夏12克白酒1升
2.2 功能主治
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2.3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用法用量
上举敏四味,同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服。
2.4 备注
本方即栝楼薤白白酒汤加半夏而成。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散结;配以栝楼、薤白豁痰通阳,理气宽胸。用于胸痹痰浊壅盛,病情较重者。
2.5 摘录
《金匮要略》卷上
3 《金匮》卷上 3.1 方名
栝楼薤白半夏汤
3.2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别名
瓜蒌薤白半夏汤、瓜蒌薤白汤、瓜蒌半夏白酒汤
3.3 组成
栝楼实1枚(捣),薤白3两,半夏半斤,白酒1斗。
3.4 主治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
3.5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用法用量
上同煮,取4升,温服1升,日3服。
3.6 用药禁忌
忌羊肉、饧。
3.7 栝楼薤白半夏汤的临床应用
冠心病《福建中医》(1988;1:41):张某,男,54岁,干部。初诊自述心窝部闷痛彻背伴短气,间歇性发作已半个月,常于饭后或劳累时诱发,每次23分钟,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舌质淡暗,黄白腻,脉细弦,证为气滞血瘀所致之胸痹。处方:栝楼,薤白、葛根、丹参15g,半夏、当归各10g,赤芍、桑寄生各12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5剂后症减,原方去葛根,加郁金10g、黄耆15g,连服30剂,随访半年胸痛未复发。
3.8 各家论述
①《金匮要略心典》:胸痹不得卧,是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心气塞而不和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故于胸痹药中加半夏以逐痰饮。②《古方选注》:君以薤白,滑利通阳;臣以栝楼实,润下通阻;佐以白酒熟谷之气,上行药性,助其通经活络而痹自开,而结中焦而为心痛彻背者,但当加半夏1味,和胃而通阴阳。
3.9 附注
瓜蒌薤白半夏汤(《济阳纲目》卷七十二)、瓜蒌薤白汤(《医醇剩义》卷四)、瓜篓半夏白酒汤(《医学金针》卷三)。
古籍中的栝楼薤白半夏汤
《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呕吐
大半夏汤(仲景)治胃反呕吐。半夏(二升,洗完用)人参(三两)白蜜(一升)以水一斗三升,和蜜扬之二百...
《药征》:[卷中]半夏
婢加半夏汤证曰∶咳。苓甘姜味辛夏汤证曰∶呕。栝蒌薤白半夏汤证曰∶心痛。黄连汤证曰∶欲呕吐。附子粳米汤...
《类证活人书》:卷第十八
上锉如麻豆大。以水二大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薤白汤)(一百一)伤寒下利如烂肉汁。赤滞下。伏气腹痛...
《张氏医通》:正穗枝[卷十三·专方]痰饮门
甘遂半夏汤(金匮)治病者脉伏。自利反快而渴。族皮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大者。三枚)半...
《张氏医通》:[卷十五]不得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