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劈好一些幼细的木条,然后放入一个铁制的锅内。
2、在一个大的铁桶子内放入毁裤大肆余野量的木柴燃烧,当火燃烧到很旺的时候,把锅放进铁桶内。
3、放入的铁锅要盖上锅盖,锅盖一定要留几个孔通风,可以看到锅内裂喊喷出白烟,只要拿张纸或者木屑放在烟上,都会直接着火。
4、烧制一个多小时后,打开锅,放入的木条全变成黑色。
5、木碳制作完成了。
木炭的制作方法及过程如下:
1、需要在一个可以放置大面积柴火的空间,也就是火窑,由于农村的木炭一般是用于自己家里使用,因此不会大量的去生产木炭。制作木炭的时候,不能有太多的空气流动,否则木炭会完全燃烧,但是又需要一些空气的流动漏搜胡。
因为火窑的条件非常适漏森合,上面的铁锅可以阻断空气,下面的通风口又可以保证有一定的空气流动。
2、需要准备一些柴火,最好是比较大的木棒之类的,这样收集到的木炭个体比较大,利用的次数就可返拦以更多。也可以更好的保证木柴不会完全的燃烧,在准备好木炭原料后也要准备点火材料,保证木柴的燃烧。
3、下一步就是点火,先将点火原料点燃,放入火窑中,接着慢慢的将一些小木柴放入其中,再将大的木棒放在旁边,让火势慢慢的蔓延过去,接着就等待木棒的慢慢燃烧,这一过程会耗时比较长,不要着急。
4、当里面的木棒变成红色的时候,表示着外面部分的燃料已经烧的差不多了,可以取出制作木炭了,制作木炭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可以将红木棒用道具拿出,放入水中制成木炭,也是最快的一种,木炭的余温会将木炭表面的潮湿弄干。
5、也可以选择用断绝空气来使它制成木炭,将其放置在木炭灰中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让它无法再次燃烧。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将其拿出,放置在专门乘放木炭的容器中,这样木炭就制作完成了。
6、如果在农村制作大量的木炭,那么就需要一些专业的容器来烧制木炭,原理也是一样,在阻断一些空气的同时,也需要保持一些空气的流通,从而得到大量的木炭,但是这种需要完全断绝空气来使红棒形成木炭,这样更加安全。
木材和木质材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或黑色多孔固体。木炭保存了木材的原来构造,并在孔内残留有木材炭化时所产生的焦油,是一种优质燃料和有多种用途的碳素原料。
历史沿革粗蚂孙
人类对木炭的认识和使用,起源于对火的掌握和使用。当人类发现燃烧的木材被砂土掩盖后所残留的黑色固体——木炭能在砂土下继续保持阴燃不灭,而且再次燃烧时火力既大又没有烟雾时,人类不仅有了保留火种的手段,而且对火的使用有了很大进步。中国对木炭的认识和利用很早就有文字记载。《诗经》中多次提到发火取热的薪材树种。《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草木黄落乃伐薪为炭”的记载,不仅谈到制炭,而且指出烧炭的理想季节。殷商时代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代的铁器等冶炼铸造都使用优质木炭作燃料。秦汉以后煤虽被用于铁的冶炼,但由于木炭有其优点,不仅仍然大量使用,而且还用做固体表面渗碳剂来淬制武器。唐代不仅木炭生产规模庞大,而且烧炭技术也传至日本和朝鲜。
欧洲早在纪元前3000年以前,塞浦路斯人就用木炭制造青铜兵器,供应希腊、罗马军队。薪炭是欧洲整个中世纪的基本燃料。美国在19世纪后期以前炼铁仍用木炭,1890年左右发展了除生产木炭外还生产液体产品(醋酸、丙酮、木精等)的干馏工业。目前液体产品已被合成工业所代替,但木炭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可再生能源,仍在民间和工业中大量使用。
种类
因烧制条件不同而分为:白炭、黑炭、干馏木炭、桴(枹)炭等。或因原料树种不同分为:硬阔叶树木炭、阔叶树木炭、松木炭、竹炭、果壳炭等。因加工不同分为:压积炭、活性炭。桴炭指民间炉灶内余烬木炭。按用途分可分画用炭、研磨用炭、火药用炭、日本的茶汤炭等。
成分
除碳素外还含有氢、氧、氮以及少量的其他元素。商品木炭的技术指标,包括水分、灰分、固定碳。木炭中水分多少将影响其实际重量和有效热值。灰分因原材料树种而异,其中含钙、镁、钾、锰以及少量其他元素。木炭中的磷、硫含量比其他固体燃料少是其优点。固定碳是指木炭经过高温(850~950℃)煅烧几分钟后所残留的碳素,它是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时,可以有效使用的碳素。木炭属于碳化物一类,经高温炭化得到的木炭中具有一种共同特性的结构单元,它们是一种平面六角形的环状碳原子网,以相应的价互相联结,几层平行的碳原子网组成的碳束构成微晶,微岩链晶之间的相互排列是无规则的。边缘联结着一些碳综合体和官能团。其宏观结构则仍保持木材原有形式。
性质
木炭的比重与煅烧温度有关。真比重为1.3~2.0;容积重为0.2~0.5;孔隙占总体积的70%以上。木炭是憎水物质,存放时,含水率3~6%,有时可达7%以上。其吸湿性受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木炭表面氧化程度的影响,表面氧化程度越大,吸湿力越强。木炭含有极性官能团时亲水性增强。木炭吸湿性虽差,但在水中浸湿能力却很强,吸收的水分可以超过自身重量。木炭比热为0.25~0.29卡/克·℃,热导率是23.77卡/厘米·秒·℃,发热量在8000卡/克左右。木炭的化学反应能力比煤大得多。这是与木炭的微观化学结构以及孔隙度大有关,并且有灰分的催化作用所致。木炭的比电阻约等于1010~1012欧姆·厘米(顺纤维方向仅为垂直方向的1/5~1/3)。木炭有大量的裂缝存在,外力作用下会扩展导致破碎。木材炭化时在240~400℃之间不仅重量大减,而且收缩也最显著。木炭的抗压强度,沿纤维纵向接近于焦炭,沿纤维横向仅为焦炭的1/6~1/4。木炭中有一定量的微孔和过渡孔,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比煤炭的吸附性能大得多。木炭孔内焦油物质影响吸附性能,在制备活性炭时,应将它除去。
炭化原理
木材在100℃左右会失去水分,逐渐干燥。在缺氧的条件下受到更高温度时,进行热分解生成水分和CO、CO2等挥发物,最后得到残留的木炭。
木材炭化时的关键温度为273±25℃,低于此温度木材必须有外热才能继续升温炭化。当达到此温度后,由吸热反应转为放热反应,可以依靠放出的反应热自行继续升温炭化。
烧制方法
先将原料加热干燥,进而达到炭化,炭化完毕,密封隔绝物雹空气进行冷却。另有一种烧制方法,可在炭化将完成时,使赤热的木炭与空气接触,利用热解挥发物的燃烧来进行高温精炼,然后再隔绝空气进行冷却。前一种方法制得的炭表面显黑色,称黑炭。后一种方法制得的木炭含固定碳较高,表面残留白色灰分,故名白炭,白炭是中国独创的一种传统的烧制方法。朝鲜和日本也在应用。木炭烧制有两种类型:①堆烧法。将薪材集中堆架,部分用土覆盖,然后点燃薪材使其炭化。炭化将近全部完成时,再将柴堆全部用土密封,待木炭冷却后,破土取炭。此法操作粗放,不易控制,产量和质量都很差。②窑烧法。能较好地控制炭化条件,提高木炭的质量和产量。有黑炭窑、白炭窑和改良窑等类型。如简单的土窑、砖窑、室型窑以及新型连续作业窑(立式或卧式)等都有应用。
木炭制作的方法如下:
(1)窑烧法,用泥土筑窑,满装木材,从窑门或火门点燃烧,使木材在窑内炭化,挥发物逸出而剩余木炭。
(2)干馏法,即木材干馏。按照出窑的熄火方法,有黑炭和白炭两种。
木炭(charcoal),一种燃料名称。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木炭是保持木材原来构造和孔内残留焦油的不纯的无定形碳。
木炭的历史过程
燃料,电炉冶炼的还原剂,金属精制时用作覆盖剂保护金属不被氧化。在化学工业上常作二硫化碳和活性炭等的原料。用作饼干厂、冶炼厂等的燃料,也用于水的过滤、液体的脱色和制备黑色火药等。还友尘铅在研磨、绘画、化妆、医药、火药、渗碳、粉末合金等各方面应用。
近几年我国木炭行业发展速度较快,木炭行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发展形势都十分看好。据兄悉智研咨询统计:虽然受金融危机影响使得木炭行业近两年发展速度略有减缓,但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逐渐消退,我国木炭行业重新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以上内容参考:好好百度百科——木炭
木炭的制作方法:
一种是窑烧法,也就是用泥土筑成窑,里面装满木头,然后点火燃烧,使木材在窑内炭化,挥发物逸出。另一种是干馏法,即将木材置于干馏窑中,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加热分解出木炭,此为木材干馏。
木炭是木材或木质原料经过不完全燃烧,或者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热解,所残留的深褐色或黑色多孔固体燃料。
其实无论采用什么生产工艺,木炭都是通过加热的方式将木头中的气体和液体挥发出去的产物。剩下的物质就是木头的固体可燃物部分,因此才能在燃烧时只发热而不冒烟。
扩展资料
木炭主要分为白炭、黑炭、活性炭、机制炭等四大类。白炭主要以硬阔叶材中的壳斗科、榆科树木为原料,优点是燃烧时间长、不冒烟、消州无污染,但受潮容易发爆、价格昂贵。黑炭主要以软阔叶薪炭材为主,优点是易点燃,缺点是易发爆、不耐烧、燃烧时有烟等。
活性炭可以说是木炭的深加工,种类也有很多,按照原料的不同可以分为植物原料炭、煤质炭、石油质炭、骨炭等。活性炭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有很大的总表面积和吸附能力,不会溶于水和其他溶剂,具有物理和化学上的稳定性。
机制炭以木屑为原料,主要把木屑经过高温高压成形最后送入炭化炉炭化而成。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添加任何的添加剂,相对枯好而没桥铅言比较环保。它的特点主要是燃烧时间长、热值高、不冒烟、环保等,所以受到了各大烧烤店的青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木炭是烧木头剩下的,为什么还可以烧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