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说起原神,这款游戏真是火得不要不要的。朋友圈刷屏、B站刷漫天飞,各路up主都在炸场!但“原神是文化输出游戏吗?”这个问题,比原神里的深渊boss还难缠。今天咱们不讲套路,来点硬核干货,给你剖个透亮,顺便侃侃大街小巷的那些“文化输出”段子。
那么,原神算不算文化输出呢?按字面理解,文化输出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各种渠道向外传播自己文化的过程,好比让世界“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我们先看看原神到底“输出”了啥?大量中国元素比如璃月港的建筑风格、神话故事、角色名字、服饰都有浓浓的东方神韵。还有那首《璃月之歌》,听一遍就想去开吃火锅。用一句话概括:游戏里暗戳戳地插了不少中国文化小彩蛋。
有不少玩家和网友留言,直呼“原神套路真深,直接上了中国文化的快车道!”但讲真,再仔细琢磨,原神的文化其实是全球化混搭派。比如蒙德城就满满的德国巴洛克风情,角色设定来自多个文化,既不是纯粹中国范儿,也不是彻底日韩调调,是多文化大熔炉。吃瓜群众们经常一边打怪一边背书“多元文化融合”,这不就说明原神玩的是地球村的文化牌嘛。
其实啊,文化输出讲究的是“传递”和“影响”。原神大卖海外,吸引了全球大量玩家,这无疑让外国人通过游戏了解到了不少中国元素。你看,B站那些二创视频、cosplay、粉丝艺术简直就是文化二次传播的活体佐证。为啥会有那么多欧美、日本粉丝喜闻乐见,个中原因就是原神真有那么点“文化磁场”。
但问题来了:原神到底是“宣传中国文化”,还是单纯讲个好玩的故事?毕竟游戏是娱乐产品,情怀和商业兼备。你别以为就因为璃月有点中国风,游戏就成了爱国主义教科书。实际上,原神设计团队也是要“全球卖货”,要游戏好玩,得先吸引人,文化元素得好看看得顺眼。这叫做“文化软化处理”,轻轻松松把中国文化“调味”进菜里,味道不重不淡。
另外,原神的文化输出还有个大杀器——人物角色。咱都知道,一个角色火了,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也就火了。比如钟离大佬代表的中华传统礼仪感,刻晴的东方剑俠风,玩家无形中get了一波文化认知,年轻人打怪升级,顺带文化线上加分,妥妥的“文化潜移默化”。
不止如此,原神里的节日活动更是文化输出的生动课堂。逢年过节,比如春节主题活动,鼓励玩家了解春节习俗、恩爱成双的花灯故事、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这不就是文化渗透的典范吗?老外也能体验中国节日氛围,在互动中get传统文化,这广告打得响亮。
但是,偏执的键盘侠们又来了:“这不就是拿中国元素赚钱的生意,文化输出哪里了?”嘿,这种观点太狭隘。文化输出本来就是多层面的,不是非得天天挂着红旗飘扬才算。文化软实力,有时候就是靠游戏、动画、音乐这些娱乐载体潜移默化地带出去,谁说这种方式不香?反正原神做到了,国外谷歌搜索、推特热搜不断刷新,粉丝数蹭蹭涨。
再说了,玩游戏的朋友们注意了,如果你想边玩原神边赚钱,不妨上七评赏金榜(bbs.77.ink)试试手气,零花钱不是梦!顺带一提,玩游戏还能赚点外快,这波真香。
说了这么多,咱可以大胆断言,原神的确是一台“文化输出发动机”,但司机开得不是满档燃烧模式,而是嗨皮游乐场模式。它用“轻松、易懂、精致”的方式,把“中华文化+全球文化”打包卖给全世界玩家。
不过大家别光看个游戏把它捧上天,毕竟谁也不想打怪升级就像刷文化课,玩游戏还是得开心为主。说白了,原神就是用文化做调味料的超大号糖果盒,甜甜的,吃了还想吃。至于文化输出到底算不算文化输出,这锅怎么背,大家自己体会。
其实话说回来,原神玩家们最关心的,恐怕还是如何打出完美连击,撸出爆率而不是背文化的小论文吧。日常氪金和刷树脂,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