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一种特异性感染,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杆菌是专性厌氧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粪便中,而且在泥土中可长期存活,组织损伤后破伤风杆菌污染伤口。
1、破伤风杆菌经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导致。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粪便和土壤中,可通过灰尘或直接污染伤口(开放性骨折、深刺伤、挤压伤、战伤、动物咬伤、产道感染等)侵入人体而导致感染。
2、一般在外伤后5~14天左右发病,也有伤后24小时或数周后才发病的。另外,发病时间越短,症状越严重,病人的危险性也越大。发病起初(即潜伏期),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症状。
3、破伤风(tetanus)是常和创伤相关联的一种特异性感染。除了可能发生在各种创伤后,还可能发生于不洁条件下分娩的产妇和新生儿。发病必须具有其他因素,主要因素就是缺氧环境。
1、早期的症状表现为人体出现不适,很难张口,然后出现肌肉痉挛,患者的思维比较混乱到了神智不清的地步。04 破伤风感染很容易判断,如果出现初期症状不要拖延,及早去医院就医,破伤风严重会有生命危险的。
2、病程一般为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但肌紧张与反射亢进可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但多能自行恢复。
3、起初先有乏力、头晕、头痛、烦躁不安、打呵欠等前驱症状。接着可出现强烈能的肌肉收缩。
4、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引起全身横纹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厌氧菌感染。常见于战伤、开放性骨折、刺伤、外科手术引流不畅有坏死组织存在的化脓菌感染伤口等。临床表现:1潜伏期:7~8天。
5、通过神经传到脑部和脊髓。新生儿破伤风的起病时间多在婴儿出生后第4~6天,所以俗称“四六风”。发病时间越早,病情越重,则预后越差。早期症状有哭闹、烦躁、张口困难、不会吸吮奶头等。
6、严重的还会再发作的时间出现视力下降,然后眼睛歪斜,吞咽产生困难,面部也会出现麻木,在听力方面也会有明显的下降。
本病是由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引起全身横纹肌抽搐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厌氧菌感染。常见于战伤、开放性骨折、刺伤、外科手术引流不畅有坏死组织存在的化脓菌感染伤口等。临床表现:1潜伏期:7~8天。
破伤风的`症状 潜伏期 长短不一,往往与曾否接受过预防注射,创伤的性质和部位及伤口的处理等因素有关。通常7 ̄8日,但也有短仅24小时或长达几个月或数年。
破伤风很多人听过甚至自己都碰到过,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破伤风的症状有哪些,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早期的症状表现为人体出现不适,很难张口,然后出现肌肉痉挛,患者的思维比较混乱到了神智不清的地步。04 破伤风感染很容易判断,如果出现初期症状不要拖延,及早去医院就医,破伤风严重会有生命危险的。
破伤风的早期症状是肌肉痉挛,即人们常说的“抽筋”。多数患者最早的症状是面部肌肉痉挛,其表现主要是嘴张不开,咀嚼食物时,双耳前方的肌肉痉挛疼痛。不少患者误以为是牙病而去口腔科就诊。
病程一般为3~4周,如积极治疗、不发生特殊并发症者,发作的程度可逐步减轻,缓解期平均约1周。但肌紧张与反射亢进可继续一段时间;恢复期还可出现一些精神症状,如幻觉、言语、行动错乱等,但多能自行恢复。
约90%的患者在受伤后2周内发病,新生儿破伤风的潜伏期为断脐带后5~7天,偶见患者在摘除体内存留多年的异物后出现破伤风症状。
破伤风是因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后产生毒素而引起的急性感染。这种细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泥土和人畜大便中均有存在,它可通过伤口、开放性骨折、烧伤、木刺或锈钉刺伤、而侵入人体。新生儿接生时消毒不严世可发生本病。
前躯症状是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咀嚼无力、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等。
最常见的症状为下颌僵硬,其他的症状有兴奋不安,吞咽困难,易激动、头痛、发热、喉痛、寒颤、肌肉痉挛、颈臂和下肢僵硬。当疾病进展时,病人有张口困难。面部肌肉痉挛产生一种固定微笑的面部表情和眉弓上抬。
(1)潜伏期可短于24小时或长达数月,平均为6~14天,新生儿破伤风一般在断脐带后7天左右发病。(2)前驱症状为头痛、头晕、乏力、烦躁不安、打哈欠、嚼肌紧张酸胀等。
专家介绍,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刀伤、扎刺伤、车祸、牲畜踢伤等事故时,就有可能被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从而发生破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