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料:面粉500g。
2、调料:食盐适量、醋适量、味精1g、鸡精2g、蒜适量、调和油适量、黄瓜1根、芹菜2根。
3、面粉放入大点的盆中,加适量清水搅拌成雪花状。
4、揉成面团,醒二十分钟。
5、揉成光滑的面团。
6、将放面团的盆里加入少许清水。
7、用双手反复按压、搓洗面团。
8、清水成浑浊的面粉水时,将面粉水倒入另入一个事先准备好的干净盆中。
9、直到面团被洗成暗黄色,水也变的清澈,面筋就洗好了。
10、将收集好的面粉水放入冰箱静至2小时以上。
11、面筋放入碗内,上锅蒸20分钟。
12、晾凉切成小块备用。
13、调料水料加入一大碗清水,大火烧开调至小火煮20分钟。
14、去渣留水,晾凉备用。
15、将辣椒面与调料粉2:1的比例放入碗里拌匀。
16、热油烧热,稍降下温,均匀的泼在辣椒调料上。最后滴入2滴醋。搅拌均匀备用。
17、黄瓜洗净,切丝备用。
18、豆芽、芹菜用开水焯熟,切成小段备用。
19、盐,味精、鸡精用事先准备好的凉白开化开备用。
20、醋适量加入少许事先准备好的凉白开备用。
21、蒜捣成蒜泥,加入事先准备好的凉白开备用。
22、面粉水从冰箱里拿出,倒掉上面的清水。
23、将盆底的面粉搅拌均匀。
24、锅中加入清水烧开。
25、蒸面皮用的锣锣刷上一层油。
26、倒入一勺面粉水。轻轻晃动使左右厚度均匀。
27、水开,放入锣锣,盖盖,调成中小火。
28、面皮表面有汽泡鼓起。开盖。
29、将锣锣提起放入事先装好凉水的盆里降温。
30、从锣锣里揭下面皮,按个人喜欢切成条状。
31、放入黄瓜、豆芽、芹菜。
32、加入盐、醋水、蒜水、味精水、辣椒。
33、拌匀盛入碗中即可。
正宗陕西凉皮的做法如下:
1、拿个盆子,倒入高筋面粉加入适量水和盐,跟做包子一样和面粉,和成一个面团,用保鲜膜包起来发酵半小时左右。
2、这一步就是洗面浆的过程,在盆子里加入适量水,用力反复的搓洗挤压面团,直到水变白,然后把水过滤出来,继续搓洗面团反复这样步骤次,直到面团变黄色的面筋,水变清为止。
3、用过滤网过滤出面筋,过滤出来的面浆要放那沉淀几个小时,等会做面皮用,然后用水冲洗面筋。
4、在面筋中加入发酵粉,搓匀放那发酵一会,等发酵差不多的时候放到锅里蒸20分钟左右,即可出锅。
5、在锅里先加入适量水烧开,建议可以放个蒸架,这样能防止一会打面皮的时候盘子跑来跑去,另外为了效率建议大家用两个平底的盘子交替使用,然后在两个盘子里都涂上一层花生油,在舀入一票子搅匀的面浆,放锅里蒸上60秒左右即可。
6、蒸好后面皮成晶莹透明装,这时候就可以换另外一个盘子上去蒸,把蒸好的面皮取下,轮流交代作业,提高效率。
7、做好面皮,做好面筋,接下来就是调味了,把面皮切成丝装,黄瓜也洗干净切丝,香菜切成末,蒜头剁泥备好。
1、食材:优质小麦面粉适量、酵母粉适量。
2、和面团,提前一天和面,将面粉到入盆中加清水后在用手把面揉均匀后,然后再把面揉光滑,盆光、手光、面光适最佳。
3、洗面筋,给盆内揉好的面倒入清水,反复揉洗,然后把洗好的面水倒入盆内沉淀,至清水不再浑浊面筋抱团洗净为止。
4、沉淀面水,洗好的面水沉淀5至8小时,将上面的清水到掉,下面的面粉沉淀物就是做面皮的最佳原料(备用)。
5、发酵面水,将洗好的面水,放入盆中发酵4至8小时(酵母粉或酵头),发起为止。
6、制作面皮,将发好的面水倒在锅里加热,并搅动至面浆水糊化粘稠时,快速用力擦动,面团会全部粘在木头上,不沾手,糍面成团为止(八成熟),立即用杆仗杆成一张一张面皮。
7、蒸制面皮,把制好的面皮放入笼中蒸40分钟,筋道、柔软的岐山擀面皮就做好了。
8、切擀面皮,切成手指粗的长条,将秘制的调料和辣椒油,酸辣爽口的面皮就做好了,香滴很。
9、擀面皮辣椒油的制作:三奈,八角、香果、桂皮、花椒、辣椒、菜籽油各适量;
(1)选择品佳味香,营养丰富,辣味浓郁,色泽红亮的辣椒,遵循传统工艺,在铁锅中用小火,将辣椒慢慢碾碎。
(2)将三奈,八角、香果、桂皮、花椒,研成极细的粉末,配成调料面。
(3)加菜籽油烧至十成热关火火,待油温降至五成热时,加入上述调料面加入小伙慢慢熬制,加热至十成热后再关火静置到不冒油烟时,分成三次倒入辣子面,每次都要充分搅动避免糊锅。
(4)辣子油不冒泡时,倒入几滴岐山食醋,辣子会沸腾冒泡一股香气腾起。激香的后辣子色泽更加鲜红油亮,也有气味飘出来。
(5)辣子油激像之后加入少量的白糖搅拌均匀,加了白糖的辣椒油外观会更加漂亮,在拌面皮的时候也都会粘在上面十分的好看!
(6)做好的辣椒油凉下来之后密封保存,静止一夜颜色更佳。
面皮时陕西省的特色。
汉中面皮,是陕西省汉中市的一道特色小吃。相传该菜品的历史始于秦汉时期,做法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依个人口味调入油辣子、味精、精盐、醋、酱油、蒜泥水等佐料,拌匀即可食用。
当地多热食,称热面皮,亦可置于通风处降温后凉拌(当地称冷面皮或凉面皮),配菜(底垫子)主要有黄豆芽、土豆丝、黄瓜丝、胡萝卜丝、等,口感软糯香辣,不需即时食用时还可以晾干后油炸食用,也有烩,炒等吃法。
陕西小吃擀面皮远销欧美,每份在巴黎卖60元,可见陕西擀面皮是多么的好吃,但其实在家中你也可以自己尝试做着吃。那么陕西擀面皮怎么做好吃?擀面皮怎么调好吃?
擀面皮怎么做好吃
原料:洗面筋水,静置沉淀,撇去清水后得浓面水,约1.5升、速发酵母5克,或老面水适量、橄榄油1/4杯。
面皮调料:米醋、调和辣椒油、油泼辣子、盐适量,加八角、花椒、茴香熬成盐水、芹菜叶适量,烫断生,切成丝、绿豆芽适量,煮断生。
做法:1、洗面筋水加速发酵母搅拌均匀,使其发酵。夏天一昼夜,冬天可长达3天。待其表面起泡,味微酸时就行了;
2、将不沾锅刷油烧热,将发酵好的面水适量勺入锅内,用木棒搅动,待面水糊化粘稠时用力快速擦动,直到面团全部沾在木棒上,用手捏之不沾即可;
3、将糍好的面团趁热拿到玻璃砧板上迅速擀制成薄厚均匀的面片;
4、将面皮放进蒸锅里,大火蒸七分钟至熟;
5、将蒸好的面皮晾凉,面皮间抹油防止沾连。取2-3片面片,切宽条,加盐水,辣椒油,米醋拌匀;
6、将拌好的面皮装碗;
7、放上绿豆芽,芹菜叶;
8、再放上油泼辣子;
9、拌匀即可。
擀面皮怎么调好吃
岐山面皮调料也很讲究,食盐要化成盐水,辣子不能太辣,调料汤卤制:
1.料汤:先制面浆。将高筋面粉先用清水和匀,揉成较硬的面团,然后用清水洗涤,每次洗出的面水变得较浓白时,倒入盛器中,让其沉淀。就这样一直洗至面水不浑浊时为止,洗剩下的面团就是面筋,撇去盛器上面的沉淀水,沉淀部分就是面浆。凉皮香料水是清水与少许面浆熬制成的(水与面浆的比例为25:1)。具体方法为:将500克加有面浆的水烧开锅后,用干锅小火将草果50克,大茴30克,良姜40克,小茴50克,桂皮20克,苜蓿50克,米阕30克焙香打成末装入调料袋中。凉皮香料水是清水与少许面浆熬制成的(水与面浆的比例为25:1)。具体方法为:将500克加有面浆的水烧开锅后,加调料粉加盐8克味精5克酱油12克炒好的海带末7克调好味即可2.卤制:葱姜蒜炝勺,面酱一小勺离火煸炒(目的变色,离火原因面酱爱糊锅,不能旺火),迅速加水约5公斤(成后约2公斤),放入调料文火熬制,起锅待用。(也可粉碎成粉与辣椒面混合同时油泼)
3.蒜汤:大蒜成泥加冷开水待用。
4.油泼辣椒:油烧熟凉凉降温约120度再泼制辣椒(放入葱段实验,一分钟变黄合适),过高辣椒发苦,油温过低辣椒不香。
大红袍辣椒面,香料和辣子的比例大约1:5
香料:八角180克,花椒220克,姜片150克,良姜50克,甘草100克,毕卜55克,桂枝100克,桂皮100克,白胡椒100克,茴香50克,肉扣80克,白扣50克,丁香25克
黑胡椒100克、草寇、砂仁、草果、白寇、良姜、干姜、肉寇,陈皮。
调料:盐、芝麻
做法
1、将配方中的香料配好用干锅小火焙香磨碎,另将陕西红辣椒磨碎(不要磨成面面哦),二者掺合
2、再加盐、芝麻,混合均匀.一般这些东西总共放容器的1/3左右,多了怕泼油的时候溢出来。
3、烧热油,等待稍微有点凉,将一点油放入干的辣子中,搅拌均匀。
4、把剩下的油再烧热,关火,稍微等一分钟,然后将热油倒入刚才的辣子里。
擀面皮的做法诀窍
油一定要用菜油,色拉油、调和油之类的激不出香味来。大火热油到冒烟,关火冷却片刻,不冒烟了端起来倒进辣子盅里。为什么要凉一下呢,滚油下去辣子可就黑了。
油要多倒,至少要能完全覆盖辣子面。泼好放上个五、六分钟后,给里面滴几滴醋,香味马上就能被勾起来。醋要正宗岐山醋。通过精细加工制作的面皮,才真正能体现出岐山正宗擀面皮的“白、薄、光、软、筋、香”的风味特点,令人百吃不厌。
注意事项:揉面时不能偷懒,因为这将直接影响到面皮的耐嚼度。 擀面。将糍好的面团趁热拿到砧板上迅速擀制成薄厚均匀的面片即可。注意,每次少拿点擀,动作要快,注意安全,不要被烫伤。越薄越好。适可而止。砧板可用玻璃,擀杖多为金属制品,不锈钢管最好,要光滑。 蒸熟。将面皮放到大开锅的蒸笼上急火蒸7--9分钟即熟,太久不劲,太短则生。 将蒸好的面皮晾凉,切条,加调料。
凉皮一般是凉吃的,近年有好事之人把凉皮热着吃,即现蒸现吃,故有人称其为热面皮,味道很特殊,颇受市场青睐。看来任何小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 秦镇米皮制作工艺:
选料:
大米1000克(原料以籼米、粳米为佳,糯米粘性太大,不宜制作),凉水5000克,沸水1000克。
制法:
1、将大米除杂淘洗干净,放在清水中浸泡4个小时(冬季6小时,夏季2小时),浸泡松软,以米坯膨胀无干白心时、用手可以碾碎为宜。
2、将泡好的米捞起,加入5000克清水,入石磨或磨浆机中磨成浆,每1000克米可得7000克米浆。从磨浆机磨出的米浆既不能粗,也不能稀,粗细用手感觉应像如水淀粉一般,稀稠应以呈稠糊状为宜。(注:磨浆机操作:磨浆机上方放一水桶,桶下方安置水龙头,磨浆时打开水龙头,放少量水流入磨浆机的漏斗中,接通磨浆机电源后,将浸泡过的大米倒入磨浆机漏斗中,一边放水,一边磨浆)。
3、将沸水1000克直接冲入盛有米浆的盆内,边冲边充分搅拌,使冲烫好的浆料温度稳定在45度左右。(注:米浆的稠度要适中,测浓度方法是用勺舀起浆,提起来慢慢倒下,浆汁呈线状又不会断即可)
4、锅内猛火将水烧开,取特制笼屉并铺上湿透的密实笼布,笼布用手铺匀,不能有褶皱,然后舀两勺浆料于笼布上,双手拿起笼屉做360度的圆周倾斜转动,使浆料厚度均匀,把米浆摊成圆形薄饼,直至摊满,然后水平放入锅内加盖,猛火蒸3分钟后出锅,揭开锅盖,可以看到米皮上鼓起气泡,这是米皮蒸熟的典型特征,蒸熟的米皮厚度控制在2~~2.5毫米之间。(注:浆料的浓度不宜过大,否则影响质量,蒸浆是关键,越快越好)。
5、取出笼屉,揭掉笼布,倒扣在桌面上,在笼布上洒一些凉水,使笼布与米皮分离,将笼布从米皮上撕开,这个过程中,注意动作要轻,防止撕破米皮,按照这样的方法继续制作米皮,制好的米皮每张抹上菜油少许,摞起备用。
汉中热米皮陕西省南部汉中地区汉族特色米制食品,当地称"汉中热面皮",汉中面皮相传始于秦汉,一般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上笼蒸成薄皮儿,趁热抹上菜籽油,切成条状,那么如何制作陕西汉中热面皮?
如何制作陕西汉中热面皮
1、 把粘米粉、玉米淀粉、水和盐混合并用筷子搅拌均匀,静置30分钟。
2、 鸡蛋打散。
3、 锅中加水烧开,并在凉皮锣子刷上一层薄薄的色拉油,将搅拌均匀的米浆舀勺放入锣子中,把锣子放入锅中,盖上盖子。
4、 大火蒸5分钟左右。
5、 倒入蛋液蒸至凝固后关火,取出后放在水龙头下沿着盘底冲凉下,从一角把米皮揭下。
6、 把揭下的米皮放在一个刷过油的盘子里,为了防粘在每层米皮上都刷层薄薄色拉油,然后切成条状。
7、 取一碗,将调料混合搅拌均匀,淋上米皮即可。
8、 成品。
关于如何制作陕西汉中热面皮的内容就介绍到这了。